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想要控制好血糖需要从多方面做起,包括饮食、坚持用药、运动、规律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
2022-06-29血糖超标脚先知!脚部出现这5个异常,暗示糖尿病已来到
2022-06-21身上出现5大症状,说明糖尿病肾病来了!早这样做或许能预防
2022-06-20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和心力衰竭(HF)都非常普遍,而且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2022-06-17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存在“J”型关联,睡眠时间为5-7小时时的死亡风险最低。
2022-06-17李阿姨体检超声意外查出了甲状腺结节,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很成功。但手术后病理化验又发现多个淋巴结转移。
高质量的护理,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MTC是一种容易漏诊误诊,预后较差的特殊类型的甲状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约为50%。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想要控制好血糖需要从多方面做起,包括饮食、坚持用药、运动、规律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
血糖超标脚先知!脚部出现这5个异常,暗示糖尿病已来到
身上出现5大症状,说明糖尿病肾病来了!早这样做或许能预防
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和心力衰竭(HF)都非常普遍,而且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存在“J”型关联,睡眠时间为5-7小时时的死亡风险最低。
礼来(Eli Lilly)最近报告了 SURMOUNT-1研究的结果,显示该药物帮助没有 2 型糖尿病的患者减轻了高达 22.5% 的体重。
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升高。较高的血浆磷酸盐水平会促进血管钙化,这可能会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于2021年9月28日正式受理iGlarLixi的新药上市申请,期待尽早为中国糖尿病患者带来全新的降糖选择。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同型半胱氨酸相关饮食模式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不少人不太了解甲状腺结节,感觉患上甲状腺结离甲状腺癌就不远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为评估我国居民碘营养现状、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以及二者的关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CSE)和中国甲状腺协会(CTA)联合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横断面研究,结果近期于Thyroid杂志在线发表。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的疾病,在门诊中经常有甲状腺疾病患者咨询能不能吃碘盐,虽然都是甲状腺疾病,但关于碘的处理却截然不同,如果不能科学应对,可能适得其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甲状腺疾病和饮食的相互关系。
化验甲功应该注意啥?
如果各位出现以下甲状腺疾病症状,最好前往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你的甲状腺出现问题。
近1年,甲状腺疾病领域研究硕果累累,成果颇丰,本次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来自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的刘超教授对过去1年里甲状腺领域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甲状腺机能减低症(简称“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甲状腺素生成减少所引起一系列低代谢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据2010年我国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甲减的患病率高达6.5%,其中,有明显症状的“临床甲减”占0.9%,无不适症状的“亚临床甲减”占5.6%。
老年甲减的不典型临床表现与其他常见老年病的症状甚为相似,很容易导致误诊或者漏诊现象。
甲状腺结节,需要“一刀切”吗?
全球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该病甚至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明确可预防的危险因素对于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与肥胖的发病率似乎相伴而升,但体质指数(BMI)是否为急性胰腺炎的独立、潜在、可预防的危险因素尚不得知,为了揭开这一谜题,丹麦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本项研究。
前些天,医脉通内分泌科报道了我国最新的腹型肥胖患病率调查结果,这项涵盖大陆地区所有省市自治区,涉及44万样本量的研究显示,我国腹型肥胖的人群比例高达30%,甚至部分地区比例超过50%。不得不感慨,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地将“三人行必有我师”践行成为了“三人行必有一胖”。
很多人对于内分泌失调并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内分泌失调会有什么症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
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来自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曲伸教授就“肥胖研究的基础与临床——路在何方”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小编整理如下。
痛风患者真正需要忌口的其实是高嘌呤食物,也就是每100g含嘌呤100mg~1000mg的食物,包括紫菜、香菇、动物内脏、肉脯、浓肉汤、海鱼、啤酒等。
现代生活节奏非常快,高度的工作压力之下,一个早上下来精力都被耗尽了,如果到了中午还在忙着开会或者赶工作不去吃饭,那么很容易就会因为能量耗尽而发生低血糖的问题,进而会出现头晕、身体无力等不适,必须要注意积极调节,尤其是对于那些本来就低血糖的患者,更应该注意。
减肥失败,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不够坚持?意志力太弱?什么都做到了,但是感觉冥冥之中有一个神秘力量在阻止着我?是什么力量这么“诡异”?我们来讲讲,关于减肥失败的几种说法。
内分泌失调发出的身体信号你还傻傻不知道?别放纵自己轻视了内分泌失调带来的疾病隐患!知晓内分泌失调的这些信号可以帮助你更好应对身体种种状况。
近日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内分泌协会上,一组科学家根据自己近几年研究的结果指出,尽管许多肥胖症患者不惜通过节食和大量运动来减轻体重,但大部分人通常难以达到减肥的目的。